江北嘴投資集團>>兩江新區>>正文

兩江觀察:兩江協同創新區貴在協同

2020/5/11 9:53:01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圖源重慶兩江新區

5月8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在兩江協同創新區調研時強調,堅持“一城多園”,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功能定位,高水平建設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和兩江協同創新區,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高水平建設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和兩江協同創新區這兩大創新極,其戰略意義就是在成渝地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的背景下,形成重慶的兩大核心科創園區,以支撐成渝地區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建設。

那么,兩江協同創新區的“協同”該如何理解?如何實施?

▲在明月湖與明月山相映的湖光山色之中,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圖源重慶兩江新區

開放

從區域創新能力建設的角度而言,協同創新的一個重點是強調開放區域的內外邊界,促進一切創新要素的順暢流動,形成跨區域協同交互的創新網絡,這一層面的協同創新可以稱之為“開放式創新”。

推動開放式創新,首先要來一場“學習的革命”,找差距、比不足,才能學經驗、謀合作。

當前,長三角正在構建覆蓋G60科創走廊,依托交通大動脈,在構筑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協同創新平臺、打造產業高地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效。珠三角正在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串聯起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等10大核心創新平臺。京津冀正積極探索科技園區合作共建新經驗、新模式,形成了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為代表的共建共管園區、以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為代表的技術品牌服務輸出等模式。

兩江協同創新區作為開放式創新的重大戰略平臺,兩江新區通過加強與天府新區的聯動來支撐“一城多園”,以兩江協同創新區、成都科學城為主要載體,共同爭取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設施布局。重慶高新區與成都高新區合作,加快構建“兩極一廊多點”創新格局,以提升科技創新能級。

可以預見,成渝地區在中國西部科學城建設領域的“一城多園”模式,將串聯起兩江協同創新區、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成都科學城等重點區域,通過開放式創新形成成渝科創走廊,以成渝地區的超大規模優勢來富集全球創新要素,推動和引領全球創新。


 ▲圖源重慶兩江新區

協同

“協同創新”需要形成一個區域內部各創新要素的協同交互,使“外聯”和“內通”相結合,構建起一條完整的區域協同創新路徑。關鍵是要抓好“四個協同”:

一是產業協同。協同創新首要的是為產業提升發展服務。

沒有產業和市場的拉動,創新就是無水之源,沒有創新的支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就缺乏支撐。依托市場主體、依托產業推進協同創新,才能真正的把創新深深扎根在堅實的土壤上。

兩江新區是全球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和汽車產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為科技與產業的大規模協同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019年,兩江協同創新區科技型企業達到1298家;高新技術企業409家。在涵養產業,以大數據智能化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航天航空、生物醫療、新型材料、軍民融合等重點產業提供了創新支撐。

面向未來,兩江協同創新區將進一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創新產品市場化,著力提升產業能級,增強核心競爭力。只有進一步打通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中的梗阻和瓶頸,才能實現自身產業能級、創新能級的躍升。

二是人才協同。重點是要加快引育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產業技術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作用,把就學和就業創業連接起來,培育造就一大批智能人才、技能人才。

與發達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滯后,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人才協同的落后,特別是頂尖人才引進和培育的滯后。目前,兩江協同創新區吸引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國科大等大院大所,這為高端人才的集聚創造了條件。

兩江協同創新區還在加強人才協同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比如承擔兩江協同創新區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的兩江協同創新公司,于2019年面向全球招聘產業研究、企業服務、宣傳策劃、招商管理、城市運營、預算招標、造價管理、園林景觀等8類人才;兩江協同創新區還規劃2020年聚集超過1萬名科技創新人才。

兩江協同創新區還將進一步加強人才鏈建設,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同時,注重本地培養使用,實現本地在就學就業創業方面的協同。瞄準存量人才去爭奪,關注未來的優秀大腦和苗子,通過吸引頂尖大學和研發機構的入駐,培育的大量苗子也將為重慶所用,實現人才的協同引進和培育。

三是要加強生活協同。兩江協同創新區是一個“城”的概念,而不能把其當做一個普通的產業園區,因為它有高端產業的含量、科技的含量,人文的含量、生態的含量。

注重產城景融合是兩江新區的一大優勢。而兩江協同創新區一開始就定位為“智慧之城”,其30平方公里的智慧產業和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十分豐富,以智慧場景倒推創新路徑,兩江新區協同創新發展未來可期。

開發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功能配套,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優質服務和智慧管理。目前區域內的交通、文旅、商業、醫療、智慧城市等資源正在不斷完善。

兩江協同創新區還要進一步加大對智慧城市、公共藝術、娛樂休閑等資源的聚集,以促進宜居宜業氛圍的形成。

四是生態協同。兩江協同創新區位于兩江新區龍盛片區,坐落在明月山下,環抱著美麗的明月湖,生態優勢突出,協同創新區規劃建設要彰顯“生態+科技”內涵,促進科技、人文、生態相互交融,努力打造成為科技強、生態美的創新區。

對城市發展而言,科技、人文與生態是一體的,不能讓創新區成為冰冷單調的工廠化園區,要為科技注入生態元素,讓科技為生態服務,能夠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力。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建設中的500多萬平方米創新創業創造空間,就鑲嵌在溪谷林境廊、明月匯流、崖壁探索林等組成的萬畝生態空間中,猶如一幅立體的生態拼圖。以“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公園城市”的理念,充分尊重“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本底,建設“山清水秀、綠色智能、開放共享、活力多元”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強化協同創新理念,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功能定位,著力做長應用研究長板、補齊基礎研究短板,打造人文、智慧、科技融為一體的高端人才聚集地,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匯聚全球創新要素的集聚高地、促進大學大院大所聯合開展協同創新的合作高地、科技創新及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兩江協同創新區未來可期。


集團概況

重慶市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重慶具有投融資功能的國有獨資企業,注冊資本20億元。按照重慶市政府授權,公司主要負責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和南岸區廣陽島的土地儲備整治、市政基...【詳細】

集團子公司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